close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現金回饋



現金回饋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評價



網友滿意度:



工作穩定也好一陣子了~

為了多多的提升自己!

我決定多看些書一邊實做來增加

自己的EXP!!

畢竟生活只剩下工作跟消遣果然還是

會覺得有點沒意思啊...

先跟大家推薦我很入迷的~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裡面的內容讓我躍躍欲試!

完全能體會到開卷有益的FU啊~~

希望推薦的類別也正好是你喜歡的!

順便附上我常用的折價券網站

一起上網充實自己、天天向上吧!





小鴨 折價券傳送門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本週熱銷商品:





一本讀懂人類圖─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前,先讀懂自己的心靈地圖







五圖表領悟你的真需求:100%實現吸引力法則必須學會的事







商品訊息功能:


  • 臺灣第一本探討德國兩次轉型正義的專書


商品訊息描述: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書籍簡介】

為當下的公義努力,跳脫仇恨的轄制,是留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

◎ 臺灣第一本探討德國兩次轉型正義的專書

◎ 臺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實地走訪歷史現場

◎ 近300張珍貴圖片,場景歷歷在目

正義的果實是促進和平的人用和平栽種出來的。

借鏡德國的轉型正義之路,轉換悲情,撫平世代的傷痛。

檢視傷口,是為了醫治傷痕,因為受傷的心走不遠……

當社會有進行轉型正義的必要,大部份的人卻裝沒事,對悲劇噤聲,不想釐清真相,最後大家得到的不是和解,而是互信基礎薄弱的社會,包括世代抗爭、族群對立。台灣政府與公民社會若徒有和好的意願,而沒有深入檢視過去的錯誤行為,也沒有從錯誤中記取教訓好好深化民主,很難讓當前獲致的和好成為永續留給後人的祝福。在轉型正義的過程中,正義/公義的介入是最關鍵的,這樣才能在憲法制定、司法裁決、社會價值觀的重建、教育文化的論述等各方面獲致和解。從體質上勇敢改造自己的社會,才能建造真正健全發展的國家。

台灣該樹立何種可以讓國民驕傲地立足於世界的價值,來定義自己,也開始逐步穩妥打造現在與未來?在這方面,世界上沒有國家像聯邦德國這樣,從二戰結束後,短短五十年內必須經歷兩次性質大不相同的轉型正義,並且以此成功地將自己轉型為國際社會值得信賴的夥伴。德國二十世紀的歷史與轉型正義的經驗讓我們看到,一個國家在短短七十年內如何經歷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大災難與大復原。這個經歷既提醒世人,民主需要恆常小心守護;同時也鼓勵我們去看見,只要願意真誠反省認錯,修好與和解不僅可能,而且以反省與寬容為基調的民主社會,更容易得到國際的支持與肯認。

《安妮日記》裡的槍聲恐慌症

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曾在日記裡提到二戰時期她經常受到的驚嚇:

我又有一個對抗槍聲恐慌症的新處方:槍聲太大時,趕往最近的木梯,跑上跑下幾回,而且至少一定要跌倒一次。跑來跑去跌倒會產生摩擦聲和其他聲響,你就不會去注意槍聲,更不用擔心了。

躲空襲、逃難、被驅逐、生病、失怙、失母、或失去兄弟姊妹的經驗,是許許多多「戰火下的孩子輩」共同的歷史經驗。德國精神醫學教授拉德博醫師指出,有些人壓抑了一輩子,等到猛然驚覺自己內心深埋著那麼難以回首的戰爭記憶時,即便有些人日後在事業上相當有成就,仍然很容易突然陷入憂鬱症狀況,光是聽到某個特別相關的年份,就會淚流不止。

即便天晴,仍是陰天,因為長輩心裡有難以打開天窗說亮話的陰霾。這些陰霾,成為家庭文化裡見不得光的暗處。戰後七十年,德國社會深深看到了這一點。深深地看到,只是物質環境優渥,並不能帶給家庭真正的幸福,也無法為後代創造健康成長的環境。不論是加害者或受害者,經歷戰爭這一輩的長者如果不能坦然面對過去,子孫在這樣的家庭環境裡成長,隱隱然都會受到陰霾心緒的影響。畢竟,束縛長輩的心理暗影,常常會在無形之中繼續糾纏子孫,終而無法讓後代子孫打從心靈深處感受到,自己是在明朗開放的家庭環境裡長大。

如何修補裂痕,讓大家可以為未來的傷口復原修築可以互相照見、邁向和好的路徑,值得我們用誠實的愛與悲憫的公義一起努力。

【書籍目錄】

Part 1 在記憶傷口上重生:柏林

1.走出高調「現代性」,回歸「人性」

2.五月八日:邁向轉型正義的崎嶇之路

附錄1:《安妮的日記》與勃根-貝爾森集中營

3. 保存柏林猶太生活圈與對加害者的記憶

4. 德國反抗運動的歷史記憶



Part 2 紀念園區、紀念碑、與史料展

5. 「恐怖政治地形館」裡的加害者與共犯(一)

6. 「恐怖政治地形館」裡的加害者與共犯(二)

7. 「歐洲猶太受難者紀念碑」與受難者群體之間的競爭

8. 聯邦政府紀念碑「新崗哨」引發的爭議

9. 「國際大屠殺紀念日」與多元的歷史記憶

10. 轉型正義教育不是愛國教育:薩克森豪森紀念園區「去中心化」的多元歷史記憶

11. 女性集中營裡的法國人類學家

附錄2:女性集中營與性暴力、慰安婦

12. 德國軍方涉入納粹暴行有多深? 國防軍史料展掀起的風波



Part 3錯誤歷史記憶的困局:德勒斯登

13. 德勒斯登為何被空襲?死傷人數為何那麼重要?

14.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一):德國作家凱斯特內(Erich K?stner)

15.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二):德國語言學家克倫培勒(Viktor Klemperer)

16. 對德勒斯登空襲不同的見證與記憶(三):美國作家馮內果(Kurt Vonnegut)

17. 肩負起有責任感的歷史記憶:德勒斯登空襲紀念對德國社會造成的重大影響

Part 4開放東德秘密警察檔案

18. 東德秘密警察檔案是怎樣開放的?

19. 面對檔案開放後的狂風暴雨

20. 英國歷史學者如何面對秘密檔案裡的自己?

21. 秘密檔案裡的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Part 5收拾善後,轉換悲情

22. PRIMO LEVI 的文學世界與歷史記憶裡的灰色地帶

23. 如何撫平大屠殺留下來的世代傷痛?

24. 轉換悲情:重新看「戰火下的孩子輩與孫子輩」

25. 追求具有「公共化意義」的歷史記憶



引用書目與文獻

中外譯名對照表 辦活動公司

索引

注釋

圖片來源

【作者簡介】

花亦芬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學士,德國科隆大學藝術史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晚期至近現代宗教史、社會文化史與藝術史跨領域研究,以及現代德國史、史學思想史。

曾獲國科會傑出學者養成計畫獎助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全校教學優良獎,曾任《臺大歷史學報》主編。

2014年與史學界朋友合作成立臺灣第一個學術共筆部落格及臉書專頁《歷史學柑仔店》,推廣「公民史學」。

譯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一本嘗試之作》。

著作:《藝術與宗教—義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圖錄》、《林布蘭特與聖經—荷蘭黃金時代藝術與宗教的對話》,以及論文二十餘篇。



商品訊息簡述:

  • 書名: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 作者:花亦芬 (Yih-Fen HUA)
  • 分類: 史地
  • 出版社: 先覺
  • 出版日期:2016/8/5
  • ISBN:9789861342818
  • 語言:繁體中文


在歷史的傷口上重生:德國走過的轉型正義之路





arrow
arrow

    holmesk12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